“同唱一首歌,交流共成长”
作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18/4/13 16:10:57 |1351次浏览
“同唱一首歌,交流共成长”
——区小学数学带头人第二组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为了响应区教研室小学数学学科开展的“同唱一首歌”活动,区带头人第二小组的成员于4月10日在科学园小学开展集体研课。首先由程香和张伟两位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组内成员针对这两节课展开研讨。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后面学习通分、约分的依据,而通分、约分又是四则运算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是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它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抽象概括能力。
程香老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程老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贯穿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中,让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探究规律的生成过程,学生学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概念时,去猜想、验证、讨论并自我发现、自我总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在练习设计方面,程老师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张伟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张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并且进行大胆猜想,进而又进行了验证。当学生验证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之后,张老师并没有立即让学生去归纳,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感知的这一规律去写一组相等的分数,这样可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为后面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清水亭学校的吕长春主任、百家湖小学的杨翠芳老师、岔路学校的胡静主任、翠屏山小学的邵世龙校长、金箔路小学的陈勇主任、实验小学的章晓燕老师参加了课后的研讨,各位带头人各抒己见,在肯定两位老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相信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程老师和张老师能精益求精,为下周二的“同一个梦想”活动,创设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余慧英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