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作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18/10/28 10:35:50 |1028次浏览
10月23日的上午,也就是第八周的周二。科学园小学开展了四年级学科课堂教学的专项视导工作。本次视导人员是由全体行政及部分教研备课组长组成。这一次的视导是一次常态下课堂教学的专项视导,其目的主要是促进每一位老师能够重视常态课的教学质量,重视课堂“四十分钟”,向课堂要质量,通过课堂教学提升科小全体学生的素养。
在本次的视导中,所有老师思想上非常重视,能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研讨视导课,力争上一节优秀的视导课。如曾静老师执教“开天辟地”一课时,曾老师语态亲和,教学过程中能借助文本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步步感受盘古的伟大人格,通过对课文第六、第七自然段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世间万物的美好,通过丰富的想象感受盘古化生万物的神奇,最后老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效地扩大了语文教学的外延,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效果较好。还有唐婷老师,个人教学素养较好,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粉笔字工整漂亮,语言简洁清楚,课堂驾驭到位。教师教学层次清晰,师生互动较好,学生朗读训练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好,投入度高,平时的规范管理到位。周雅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亲切自然,教学设计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驾驭教学能力较强。课堂上引领学生从《落水天》这一广东民歌入手,引导学生从情感层面体会歌曲背后的情绪,并通过哼唱让孩子切身感受。本课还重点教授了一节台湾民歌《捉泥鳅》,组织学生跟着音乐边唱边打节拍,并很好得、恰当得借用双响筒、摇手铃、沙铃等来组织孩子参与齐唱的过程,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的热情调动得很好,学生乐感的培养做得比较好。杨露老师在执教“形状改变了”一课时,设计合理,问题清晰,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带领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力的作用效果。
并利用丰富的实验材料,通过拉、压、弯、扭等方法改变物体的形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力能改变物体形状的认识。本课还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当然本次视导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对于如何有效突破知识的难点,能让多数学生很快掌握新知,老师们还得进行深入的思考。还有课堂上要能真正关注学生全体,要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统领我们的课堂,创设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这些问题的暴露,也正是我们后期各学科教研活动的主题,借助教研活动这一平台,开展有效的研究,切实提高常态课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