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19/10/28 15:34:50 |971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 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程香 | 骨干称号 | 市骨干 |
学 科 | 数学 | 年 龄 | 42 | |
徒 弟 | 姓 名 | 陈阿琴 | 培养目标 | 校优青 |
学 科 | 数学 | 年 龄 | 37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2019.10.28 | 7的乘法口诀 | 程老师利用孩子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堆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收获的幸福。 采取多种方法,帮孩子记忆口诀。先让孩子找出自己最容易记忆的口诀,及其孩子记忆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孙悟空的片段帮助学生记忆,并和孩子们一起理清口诀建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即使忘记的哪一句口诀,也可以凭借另一句口诀找到结果。 精心设计的研究单,节省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孩子记住7的口诀并能利用到实际问题中。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听了程老师的课心中的赞油然而生,我所欠缺的需要多培养孩子合作,自主探究,少讲多引导,亲近孩子的学习,把数学简单化。 | |
徒 弟 研 究 课 | 10.27 | 用数学 | 这次常规课,我用两个字总结:失败!把问题复杂化,脱离了一年级学生的常态,过于成人化,课堂成了我一个人讲,孩子不能正真接受。通过程老师的指导,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缺陷。主题定位也过宽,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需要主题明晰,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自己的探究中收获知识,感受数学的快乐!从内心里喜欢数学。 需要帮孩子构建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理解并掌握他的数量关系,形成初步的解题思路为今后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习经验。根据内容引导好学生,程老师让我仅仅围绕教材,从例题引入大括号和问号,引导学生说2个条件1个问,让学生体验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再根据练习第一题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加法的算理:合成;利用试一试和练习的第二题,结合减法的含义理解算理。最后根据加减比较,让学生观察这加减实际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的不同。体会不同问题的不同的解体方法。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慧”教育 | 看了这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孩子在一齐的成长事例。但是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推荐,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画上正反两面的比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的家庭以及小学老师多多少少都会有相应的不恰当的语言。也许那些语言在平日里我们感觉很正常,但是在比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赞赏性或是接纳性、共情性语言的力量。即便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更愿意听到这样的语言。当然书中所说的不仅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