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19/10/28 17:06:04 |968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 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姓  名

袁雯

骨干称号

江宁区小学德育带头人

学  科

语文

年  龄

34

徒  弟

姓  名

董玲

培养目标

区优青

学  科

语文

年  龄

24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10.10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这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此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发展学生的“预测策略”。作为一个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课文的新老师,在准备这篇课文时有很多的困惑: 学生在教学之前早就读过这篇文章,故事的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课堂教学的预测也就失去了其真实性。怎样激发他们的预测兴趣呢?袁老师的这堂课给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依据的猜测,孩子天性是会猜想并且乐于猜想的,即使他们已经知道了既定的结局,他们也能够预测出不同的结局来。课堂上袁老师循循善诱,渐渐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们在已有的学习经验支撑下,给出:极大的声音可能来了一头要过冬但是没有房子的棕熊;极小声音可能来了一只一瘸一拐被猎人追捕的小麻雀······学生们完全沉浸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一节课结束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争着要分享自己想到的结局。这是课堂的魅力,是老师教学之花的绽放。

 

 

 

9.5

大青树

下的小学

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出现的事物,激发学生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除了读出文章描写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我们的天真填满整个宇宙

每一次在学生管理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去翻一翻王老师的书,王老师是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第一次认识她是在微博上看到她每天记录与孩子们的点滴。她的书里也是这样,写满了她和孩子之间发生的小故事。她笔下的孩子都是可爱、阳光的,我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我遇到的孩子不是这样的呢?越到后面我就越有深深的感悟:不是我们遇不到可爱的孩子,是我们没有发现的眼睛。

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是一面诚实的镜子》这一个篇章,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在一次连续几次日记作业中我发现有个女生连续三次交了相同内容的日记糊弄我,这一点让我很生气,我觉得自己教师的威严受到了挑战,看到作业本的那一刹那心里的火顿时蹭蹭蹭冒出来,我立刻把她叫过来严厉地批评了她,并且打电话让她的妈妈过来和我沟通一下。她的妈妈直到看到作业本才愿意相信这是她的女儿做出来的事情,她说在家里作业基本都是每天检查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沟通,女孩才慢吞吞地说出了她心里的想法。虽然爸爸妈妈平时对她很严格,但是大部分时间爸爸妈妈都不在她的身边,每天照顾她起居的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跟她讲话都是有商量的,连哄带骗,即使她做错了事情,只要稍微撒个娇爷爷奶奶就心软放过了她,大部分事情也都替她瞒住不告诉父母。这一次的抄袭事件,就是她以头痛为理由撒娇取得了爷爷的应允。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第一时间觉得有些惭愧,记得之前看完某个章节我暗下决心要改一改急躁的毛病,遇到事情先听孩子的解释,可是这一次我仍然没有做到。她的妈妈听完孩子的话一方面很后悔没有留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一方面也抱怨爷爷奶奶的溺爱行为。其实现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着这种情况,父母的工作忙,于是孩子交给老人带,但是爷爷奶奶疼爱孩子是无法避免的,作为父母应该跟他们沟通好确定一致的教育理念,另外也要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毕竟对孩子的陪伴的缺失是弥补不了的。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要更加的细心,关注到孩子细微的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