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科教学视导报告
作者:张声涛|发布时间:2020/12/15 15:23:37 |977次浏览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第十五周是四年级学科教学视导周,本次视导的内容主要是备课组活动开展情况,同时也对其他学科进行常态化的教学视导。
下面将对本次视导具体情况与老师们做一个全面的反馈与交流:
1.备课组活动视导情况。(1)准备充分。无论是语文组、数学组,还是英语组,活动前的准备都很充分。本次活动的地点全部定在了四楼多媒体教室,由教育技术室老师提前架设好摄像机,对活动过程进行了全程的拍摄,为整个活动过程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影像资料。(2)主题明确,效果显著。每一个备课组活动开展之前,备课组长都与组内成员提前研究商议好了活动主题,确定了中心负责人,也就是主备人,并要求每一位组员做好发言的准备。如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在组长孙燕老师的带领下,围绕“习作教学”展开。首先,孙老师开展了关于写作教学的讲座,讲座的内容聚焦习作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然后围绕习作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开展研讨,明确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写作教学的编排。其次,活动过程中,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结合自己写作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困惑,并生成了有价值的问题,为下一次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本次备课组活动高效,主题内容能够紧贴教学实际,针对性很强,每位老师都能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策略在交流中生成。数学组长芮清芳老师,带领下所有组员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展开研讨交流。备课组研讨的内容为芮清芳老师执教的《认识负数》。首先是芮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执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磨课思路做了分析。接着各组员针对上课内容发表意见。整个活动过程大家发言积极,氛围热烈,特别是针对“负数的数学史和产生的必要”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两块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设计意图,每一位老师都能针对某一个环节或者片段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及疑问。在反思过程中又对教学目标有了重新的定位,教学设计也有了一定的调整。整节课的研讨内容丰富,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人看到了教研活动切切实实的为学习而展开。英语组更是如此,组长汪艳丽老师,任务分配到个人,本次活动是围绕期末复习研讨开展的。组织严谨,人人充分有效参与。老师们发言精彩质量高。韦艳敏老师不但说明了两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易错的单词、句型等。如sofa的发音,What would you like?与What do you like?语意与用法。同时韦老师也分享了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邹子弦老师在分析U1-U2的教学重难点之后,跟大家交流了自己辅导学困生的心得。汪艳丽老师分析了复习中需要注意的训练项目。(3)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备课组活动的开展,个别主备老师如果能提前制作好ppt,对照ppt主讲,更加直观具体。同时活动的最后研讨出集体期末复习安排表,帮助老师统一复习节奏,也可以让每位老师提出一些高效的期末复习小技巧和小方法,用来提高期末复习的效率。
2.其他学科视导情况。罗瑞敏老师执教的“浮力”一课,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参与实验动手能力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罗老师借助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刘其茹老师执教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在导入环节上,首先选取特点鲜明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让学生聆听,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身聆听对比,发现山歌的特性,并总结山歌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更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李晓老师执教的是“双摇跳”一课,李老师很有亲和力,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孩子们练得开心,在快乐体验的同时做出了规定动作。曹露馨老师执教的是“亲爱的回声”一课,围绕“回声”展开教学,上课开始前,老师让学生唱自己熟悉的歌《小星星》引入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回声,在不断聆听“回声”的过程中感受到回声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好,紧接着利用学生喜爱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回声的特点,感受强弱的对比,为学好新课做好铺垫。四位老师的课堂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罗老师的课,学生猜想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后,教师应适时拓展:由于众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浮力大小,我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如果教师及时渗透这样的探究方法,有些不必要的问题就不会出现,也会节省教学时间。曹老师的课也是如此,有些乐句的旋律比较难,曲谱的视唱显得有点单调,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强弱记号的对比再凸显一些,如果把这些难点部分加以反复训练,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李老师的课是否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练习,这样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