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进教师专项视导报告
作者:张声涛|发布时间:2020/9/4 14:06:41 |927次浏览
根据视导工作计划,9月2日,也就是开学后的第二天,科学园小学开展了本学期首次教学视导工作。本次视导对象主要是本学期新调进或新分配教师,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和科学六个学科。
在视导过程中,给所有视导人员留下共同印象的就是,所有的新进教师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备课,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如蒋媛媛老师精心备课,能够综合吸收多套课件的优点,自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一年级学生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课堂中,蒋老师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正确认读生字,通过汉字字源、汉字演化和汉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知汉字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如同是一年级的韦承利老师,小学课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尤为“新鲜”,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让人忍俊不禁。一节课下来,第一感觉就是教者有耐心。课堂上始终能耐心地面对这般天真的孩子,关注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其次是教者能认真研读教材,关注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如在识记生字环节,教者能多次借助形象直观的图片,自然切入课文学习,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识字与生活相结合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可识字。另外,在指导孩子写字过程中,教者能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不时强调“三个一”,同时不断提醒、纠正存在错误书写习惯的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李恬老师是一位年轻的科学老师,开课伊始,教师展示太阳和影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太阳和影子来猜时间,学生猜出来会比较投入,为下面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如此经过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交流发言、得出结论等环节后,让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一份资料和一个实验。资料是关于古时候日晷的,有水平式、赤道式的,还有12时辰与现在的二十四小时的关系。实验是手掌日晷实验,实验中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巧妙的利用太阳高度的知识和影子的变化规律来估算时间,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本节课讲日晷的知识时,不仅介绍了各种日晷,还介绍了日晷的种类和与日晷相关的知识,体现了古代人的高超智慧的精神。
但在视导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等。课堂上还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课堂评价的语言如果能再丰富些,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功能则更好;小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课堂组织形式还可再活泼些,以此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