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子弦——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作者:杭德宝|发布时间:2021/2/4 12:25:03 |1564次浏览
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有感
南京市江宁科学院小学 邹子弦
尹建莉,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青年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她的经典教育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家庭教育著作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作品严肃性与通俗性,专业性与趣味性相融,呈现了完美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这是尹建莉的第二本家庭教育著作,在内容方面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列,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本书的特点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角度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作者提供许多可操作的方法,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首纪伯伦的《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属于你,它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与你相伴,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书中还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要用赏识的目光滋养他,而不是用求完美的眼光挑剔他。教师要放下“求完美”心理,一切才会显得更加完美。
虽然没有哪个老师会承认自己有培养完美小孩的想法,事实上太多的人在做着这样一件事。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是问题,不好好朗读是问题,不按顺序排队是问题,不敢发言是问题,腼腆是问题,好动是问题,不好动是问题,说脏话是问题,弄脏衣服是问题,做事磨蹭是问题,见人不爱问好是问题,太活泼是问题,不活泼也是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令家长、老师焦虑,都需要被改造。事实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学会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是单纯、稚嫩、有着独立人格的群体。教师是管理者,孩子是被管理者。管理,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若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成效。
我是一名四年级英语老师,班上的孩子大多都是十岁左右,其中小郭同学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反应快,记忆力不错,因为他特别好动,连吃饭都静不下来,我们就认为他是不是有“多动症”?他上课经常坐不住,我和他的父母也与他谈话多次,仍不见效。所以我和他的父母就因为他的课堂纪律而苦恼,当父母看到他的成绩有所下降又不稳定,他们同班认识的男孩子成绩稳定又好时,心里就觉得有落差,有时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父母心里都不是滋味。后来当我看到这段话时,我推荐给他的父母,父母想开了,觉得他课堂上需要老师时时提点,但他也有其他很多优点呀,他的体育很好,他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他知道他上课这样是不对的,他积极认错态度良好,我有什么好苦恼的呢?我可以继续多提醒他,如果有一天能做得好可以给出适当的奖励,从而帮助他慢慢改正。人无完人,大人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又凭什么让弱小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道理其实谁都明白,但遇到具体事情时就容易犯糊涂,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我感觉到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没多大自控能力的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孩子对所有事情似懂非懂的时候。因此,我们在进行管理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就成了重要的前提。不管是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尊重,让孩子参与到管理中来,让他们都感到自己重要,这会使教育事半功倍。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呼系的教育。我很认同作者的这一观点: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孩子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这个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个权利: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自由的人,才能成为自觉的人。其次,我们应该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表率。和孩子相处,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言传身教,不言而喻是最重要的。我们与孩子的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老师与老师的差别,家长与家长的差别,也不全是身份、地域和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当然,教育理念也是要通过学习得来的。第三,老师和家长都不要以自己的有限去指导和理解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孩子;不要取代他成为他灵魂的主人;不要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时刻谨记自己与孩子是平等的,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要慷慨的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职责,让他以乞求的姿态出现,真正把自由交给孩子。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的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