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园小学作业管理方案
作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1/6/30 14:24:00 |899次浏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区教育局会议的工作要点,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部分班级和教师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现就加强科学园小学作业管理制定如下方案:
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全体教职工要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科学合理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持零起点教学。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统一作业要求,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设计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每堂课都要有适当的书面作业,并当堂完成,教师批改和学生作业要严格按照区教研室要求进行。控制作业总量。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凡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布置学生到课外去做,按上级要求,我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学校将不定期到各个班级进行督促检查,通过询问学生、咨询家长、检查作业等方式进行相关控制。
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要按教学计划的规定布置作业,并注意改进学生作业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多看,多听,多动手。不布置大量机械性的抄写练习,更不得以做作业作为奖罚学生的手段。班主任要控制和调节本班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量。结合我校实际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开发一些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每学年将组织开展一次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五、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六、认真批改反馈作业
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安排“小助手”进行批改。提倡学生作业面批制,通过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从多方面来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与激励作用。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作业批改一律用红笔,对正确的作业采用打“√”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者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采用“×”来指出错误的地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教师对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作业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七、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八、纳入考核评价
学校将把作业纳入各教研组和教师的各项考核目标中,督导各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内容。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