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1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19/12/2 15:35:37 |1029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1 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宋丽琳 | 骨干称号 | 区带头人 |
学 科 | 语文 | 年 龄 | 30 | |
徒 弟 | 姓 名 | 孙绮玥 | 培养目标 | 区优青 |
学 科 | 语文 | 年 龄 | 24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11.12 | 《大禹治水》 | 部编版课文《大禹治水》。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民造福的故事。本节课的教学,宋老师竭力想紧扣语文要素:以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教学。 教学中,通过课件图片,理解词语冲毁、泛滥、淹没,通过图文结合、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洪水的大,体会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从而明确大禹治水的意义与迫切。学习“驱赶、恢复”等词语时,宋老师鼓励学生观察字形、结合语境、大胆猜测,再尝试通过联系上文、联系下文、查字典、借助近义词、拆分词语再合并等方法让孩子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理解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领悟人文主题方面,宋老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去朗读故事,学习“四处奔走”时,让孩子展开想象,大禹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词语和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理解词语,力求促使学生积极走向文本,真正体会到禹治水的艰辛与不易,感知他一心为民的精神。接着,通过抓住“十三年”、“三次”、“一次”这组数字,学习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让禹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立体、丰满、高大起来。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先提取具体信息,再展开想象,指导学生借助提示讲述故事。以期让孩子初步形成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阅读体系,掌握读书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本节课中,我学到了让孩子通过词语想象情景,从而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反观自己,可能在情境创设上还需要努力,让孩子真正进入文本还是需要老师的引领。
| |
徒 弟 研 究 课 | 11.25 | 《夜宿山寺》 | 诗歌教学对于二年级孩子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大胆的想象以及诗人对山、楼之高的感叹赞美之情。在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在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然后通过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导入诗词时,我让孩子在回忆对于李白了解多少,久而久之,孩子们会体会到李白的诗词风格及李白的伟大之处,把知识的积累放在平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语文好习惯。在理解诗歌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逐步理解诗歌词语意思,让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一定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是当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时自己过于迅速地将诗句中字词的意思告诉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去改进。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夸张手法的运用时,做的不是很到位,在教学“手可摘星辰”时,我问孩子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在孩子还没有对修辞手法有完全的理解时,这个问题设置得并不是很好,应该问:李白是真的能摘到星辰吗?那你觉得他写这句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一环节的教学需要我去思考。 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放慢速度放低要求,以孩童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设计问题;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地备自己,重视课堂的生成,打开陈旧的模式,放开想象的翅膀,让语文课大语文化。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 |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比如不在孩子面前说粗话、打人或是有一些不雅行为,这都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细节决定成败,当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的时候,孩子们自然耳濡目染,也能习得这样的好习惯。 教师具有很强的表率作用,这让我意识到我对于孩子们是老师、是朋友,更需要是榜样,在接下来的教育生涯里,我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及知识拓展,争取用一言一行带领孩子们拥有人生的礼物——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