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2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19/12/31 14:19:51 |1104次浏览

师  傅

姓  名

程香

骨干称号

市骨干

学  科

数学

年  龄

42

徒  弟

姓  名

陈阿琴

培养目标

校优青

学  科

数学

年  龄

37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2019.12.3

认识分数

程老师的认识分数充分展示教师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共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内涵很丰富,也很精炼。她对学生评价睿智幽默,他的激励真诚大方,整个课堂充满激情。

程老师让学生充分自主活动,经理分数的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感知分数产生的过程。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

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程老师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吸引了在班的每一个学生包括我自己,她驾驭课堂挥洒自如,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化解难点是浅显易懂。

总之程老师的课让我感觉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沉淀教学素养。

 

 

12.8

9加几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这节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上完课后,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开始,我从学生熟悉运动员进行曲导入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开运动会的主题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让学生上黑板来摆一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根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说的环节过少,没有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我就是数学》

《我就是数学》它以生动地形式教给了我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一种教学方法,让我在今后的成长中受益无穷。
《我就是数学》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全书共有六个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所以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生动、感人,读后回味无穷。
在“角的度量”一课,他思考能否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经过多天的搜寻、比较、思考,他设计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与同组老师讨论后又否定了这一情境,最终经过反复思考后创设了三个滑梯的设计,这个设计既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缩短了数学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同时,华老师也十分注重课后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后的再实践。学生的一个错、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让他思考良久。正是他这种课前、课中和课后不断思索的精神,才成就了现在这个在课堂中游刃有余,让无数教师佩服,让无数学生喜欢的华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像农民选种子那样千方百计精选良种,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像农民精耕细作田地那样设计问题情境;要像农民在耕作的过程中不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调整那样,实施自己的教学预设,教学环节,要因材施教,尊重生成性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但是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