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活动(三)
作者:翟敦兵|发布时间:2016/11/16 7:58:35 |1203次浏览
随文识字 诗意朗读
11月15日上午,我们语文组全体老师齐聚四楼多媒体教室,进行了以“随文识字,诗意朗读”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二年级语文组承办。
首先由赵倩利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展示课,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19课《小动物过冬》。课堂上她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进入课文,了解三个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三个小动物互相关心的情感。上课初始,赵老师运用猜谜语的导入,富有儿童化的配乐朗诵,充满着童真童趣,立马把孩子们带入到故事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做动作读、打节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的情感,符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把朗读教学落到了实处。
本课的亮点非常鲜明,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来教学本课,如在学习小青蛙的过冬方式时,引出“钻”字,出示象形图片让孩子们更形象深刻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体会青蛙钻的用力。在教学小蜜蜂的过冬方式时,引出“巢”,出示鸟巢图片,形象直观地理解巢就是小动物的窝,这样的教学方式过渡自然而不显生硬。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在语言情境中理解了字词含义,生动、形象的图片也加深了孩子们对字词的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后,赵老师详细地讲述了她的设计思路。紧接着,老师们围绕“随文识字,诗意朗读”这一主题,结合赵老师的课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对赵老师儿童化的语言,细致高效的课堂评价,有趣生动的随文识字和活泼的朗读教学给予了一致的肯定和赞赏。低年段主任陈艳老师评价这是“层层推进,非常有效、别出心裁的一节课”。谢华美老师评价“赵老师是一位眼中有学生,注意评价的老师。”最后,陈江华主任就本次活动向我们提出语文课堂应关注怎么学、怎么引、怎么评这样几个问题,并注意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要重预设,重情趣,课标意识要强。
经过本次研讨,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收获。相信老师们对如何上好让学生“学有所得”的一堂课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聚焦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