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0/6/30 15:36:24 |919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师  傅

姓  名

韩晗

骨干称号

学  科

音乐

年  龄

34

徒  弟

姓  名

李舒

培养目标

区优青

学  科

音乐

年  龄

32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6.3

《我的家在日喀则》

这节课韩老师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设计介绍新朋友、认识新朋友,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藏族甩袖舞蹈的兴趣,先让他们亲身尝试探索甩袖子,然后又及时地播放藏族同胞跳甩袖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他们非常想学这种以景激趣的教学方法,落实了音乐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当学生们学会藏族甩袖舞,教师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运用纱巾创编动作表演。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符合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课堂教学活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层次合理,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不仅感受到了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增强了他们表演的自信心,培养了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我的家在日喀则》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节奏参与,最终要求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合着音乐的节拍为歌曲伴奏,在上一班的课时,韩老师发现学生单独用打击乐器演奏×× ××  × ×没有任何问题,而一旦合着音乐的节奏伴奏时,就有很多学生不注意聆听音乐节奏,要么抢拍、要么晚拍,听起来总是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乐器上,而忽略了对音乐的聆听。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还应该加强语言的调控,引导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音乐上;在教学环节上可以调整为:先不发乐器给他们,只是用手拍击节奏,并采用激励手段“看谁听得最认真,节奏最准确!”拍节奏最准确的学生可以最先拿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整堂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种,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了教材的整合与拓展,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提高了人文素养。课堂上通过让学生亲身尝试甩袖子,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顿时被激活,教师又抓住时机及时地播放藏族甩袖舞的课件,这时学生的视觉再次得到刺激,他们学习甩袖舞的兴趣被进一步调动起来,在自己的肢体表演中他们的探索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挖掘,也深深体验到藏族音乐、舞蹈具有欢快活泼的特点。这种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6.11

在钟表店里》

 

在钟表店里》是一节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较难上的课,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对于小学一二年级低龄儿童来说,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一二年级低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节欣赏课时,我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 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情景表演、节奏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首先,我利用孩子们熟悉的上课铃声引入要听赏的乐器,并带领孩子们一起模唱了旋律,这个环节是孩子们对接下来的音乐充满了好奇。整体听赏的过程中,我在每个乐段加入不同的律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乐曲的感受,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快乐。接下来的环节,带着孩子们一起分析乐曲每个乐段的不同,并给孩子们相关的提示,请孩子们自己根据乐曲情绪、速度、力度方面的变化创编故事,再表演出来,孩子们热情高涨。整节课,都在不同的体验中度过,学生的参与面较广,积极性较高。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了不足之处:我应该利用已创设的钟表店情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在节奏训练的同时要更体现乐曲的音乐性,在教学中可以再放开一点,注重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等,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共同探讨、完善。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爱心与教育》

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音乐老师,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