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0/6/30 16:19:15 |938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学期)

师  傅

姓  名

王瑛

骨干称号

学  科

英语

年  龄

39

徒  弟

姓  名

邹子弦

培养目标

区优青

学  科

英语

年  龄

23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Unit7 On the farm

老师的课堂都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能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勇气。以无私的爱心、童心去包容学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对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动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旧知引入新知。课堂伊始,教师对前几个单元数字类单词进行了复习。通过free talk活用旧知,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并过渡到新知。新旧知识相联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Unit7 On the farm

  

过听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过程中的设计意图、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结课方法等各个方面老师都给予我很多的指导,我知道了讲课中要用什么好的举措,难点在哪里突破,哪些方面会引起学生产生歧义,使我在课堂上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希望自己更进一步琢磨如何以更多形式,趣味性的增加难度,又能让学生充满兴趣,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本月阅读了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和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克思·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这本书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唤醒”教师们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

《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这里面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非“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这一小节莫属。在这一节中,作者提到了个小故事,其中一位英语老师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一个具有对抗倾向的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那名学生丹尼尔在课堂上制造了混乱之后,老师的高声呵斥一下子就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可谓是时常发生,首先我也是一名英语老师,我的课堂上也有比较叛逆的孩子。学生上课的不专心一下子就浇灭了我上课的好心情和教育热情,于是我一般都反馈给他们一个威慑的眼神以便继续我的课堂节奏。如若遇到过分的情况,我甚至也会停下来大声呵斥他们。如此一来,课堂进度倒是没有耽误,但后来我去上课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反应不再如以前一般活跃我想,大概是我亲手破坏了本可以好好经营的师生关系吧,正如书里说到的那样,这种关系上的变化会大大动摇老师在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上的自信。所以,我读到了这一节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虽然我之前的做法并不能说是错的,但绝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开小差说废话等坏情况不加以制止的话,耽误的就是所有学生的时间。可是诚然,呵斥完之后安静是安静了,活跃的氛围往往也随着喝斥消失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我会尽量找出更好更合适的方法来管理课堂。学会从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多观察教育对象,常常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临场反应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总之,教育是爱的事业,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所以,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一份责任和爱心,营造和谐,充满爱的氛围!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