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李飞|发布时间:2018/3/26 21:54:09 |1080次浏览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很高兴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前,在科小一年一度的天天悦读节来临之际,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书的感受。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书给我们带给了无限的遐想和乐趣,也给我们带给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同时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知识:在牙牙学语时,我们阅读五彩缤纷的绘本;刚上小学时,我们捧起了课本;到了高年级,我们自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每天早晨在校园里都能听到朗朗书声,书籍就像是我们形影不离的伙伴,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成长。由此可见,书就是生命的养分,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品味人生,追求梦想。
我想问问大家,同学们都有没有每天读课外书的习惯?爸爸妈妈每天会陪你们读多久的课外书呢?我有,我不但每天都读课外书,很幸运的是我的家人到现在也依旧每晚陪伴我一起读书。慢慢地,阅读就成为了习惯。而且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我就越发的觉得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的很多让我迷惑的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读书可以明理:从阿炳的故事中,我们被他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打动;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我们学习到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事迹中,我们为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的精神而惊叹不已。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直面挫折,勇于攀登,在人生的激流中,砥砺前行。
读书可以明智:一套套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就让我见识到世界万物是多么的神奇,充满奥秘。这万物来自汹涌的大海,来自深邃的星空,来自莽莽的荒原,来自神秘的雨林,有的根本不会在我身边、在我生命中出现,我可能永远不会亲身见到,但书籍会带我认识它们,了解它们,领略它们的别样美。通过书籍,我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来做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每当捧起自己心爱的一本书在灯下漫读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把心中的胸臆挥洒出来,彷佛去接近一种温柔升华。人生之路曲折而坎坷,就像是一本充满大千世界的书。书中看人生,你会发现坎坷的生命历程有着笔迹墨痕的文化积淀。曾几何时,周恩来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读书可以沟通情感。打开一本书,你会发现,中国的、世界的、当今的所有作家都在通过书籍与你对话,《小王子》帮我们在小时候就储备好了一生所需的梦想;卡夫卡的自小经历,让家长学会怎样管教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培养亲子之间沟通的能力;《论语》《庄子》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智慧;《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哈弗家训》等书本会潜移默化中让我懂得什么是善良、要具备勇气、该怎样去感恩。当我做噩梦了,恐惧的画面在脑海中不能消散,怎么也睡不着,妈妈搂着我,轻声地读爱斯基摩歌谣《妈妈教会我的歌》,通过歌谣的内容,让我把噩梦当成一场华丽的冒险,不必恐惧。
同学们,读书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心灵的净化,一种意识的升华。书贵在读,贵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开读时的那一份虔诚。让我们的思维在书中神游,让我们的情感在书中起落!
同学们,和家人一起阅读吧,每天自主阅读半小时,全家阅读半小时,从小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挂阅读之风帆,济书籍之沧海,成就精彩人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吧!我们的国旗下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