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9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0/9/30 15:13:23 |1096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9 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尚征凤 | 骨干称号 | 市德带 |
学 科 | 语文 | 年 龄 | 40 | |
徒 弟 | 姓 名 | 花慧 | 培养目标 | 区优青 |
学 科 | 语文 | 年 龄 | 23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9.17 | 《七律长征》 | 第一、第二句诗是整首诗的总概括,尚老师先引导学生从“远征难”和“万水千山”这两个词来体会长征中艰难重重,再让他们找出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的词语,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诗句,还知道了应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诗句。同时,还引用第二句诗中的“万水千山”把学生导入下面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找出“千山”和“万水”的代表,学生找出“千山”的代表是“五岭”和“乌蒙”,就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诗句,再谈谈“五岭”和“乌蒙”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接着引导学生注意“逶迤”、“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的对比,让他们说出诗人为什么这样写,从中体会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五岭和乌蒙的特点,尚老师还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五岭和乌蒙山,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画出来。
| |
徒 弟 研 究 课 | 9.25 | 《寒号鸟》 | 《寒号鸟》一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首先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巨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充满了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在对大师的阅读中,遇到了无数给我启迪和激情的好文章。大师那独具的慧眼,敏锐的心智,海一般的胸怀,天地般的博爱。使我感悟到语文教育需要艺术,它更需要教师时刻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下面就是我在这片深海中拾得的一两个精美的贝壳。 (一)“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甚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只要指点与诱导得当,可以培植学生的欣赏文字的能力。” 读这段话,使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即精神上、心灵上的对话、沟通。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使学生获得无穷的美的享受和情感教育,而不是枯燥的分析、模式化的练习、技巧的灌输。 (二)“吟诵,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深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 充分探究品味语言文字并获得一定情趣体验后,还需静下心来进行有感情的美读,叶先生的观点与《诗大序》的说法不谋而合:“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谈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作者抒发心声,情不自禁地要吟诵、要歌唱、要手舞足蹈;而读者在真正领会到作者思想感情后,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读。美读使学生对所接触到的内容进一步融会贯通,使审美熏陶在朗读中得到升华,学生才能感悟深刻,回味不尽。朗读时要反复揣摩词句的意味,联想和想象人物的音容风度,揣度人物的心理情感,然后用较恰当的语调、节奏、和情感等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将文中情感融化为我之情感,将文中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拜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前,我不知将多少类似的语句“轻易滑过”,真是惭愧,如今又是多么庆幸,来者可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