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0/10/30 16:25:58 |976次浏览

师  傅

姓  名

徐营

骨干称号

区教学带头人

学  科

体育

年  龄

35

徒  弟

姓  名

王亚凤

培养目标

区优青

学  科

体育

年  龄

29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10.13

立定跳远

本节课采用了诱导性、体验式、限制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不断调整“坡度”纸板的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而且运动负荷满足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能力,设置里三种不同高度让学生做跳跃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收腿腾空后向前上方积极跳起的技术动作,更能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敢于进行挑战自我的重复练习。

 

 

10.21

单手正向持沙包掷远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重体验、重交流、重过程,尊重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们处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水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评价时,运用了他评和师评的方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技术水平,又可以帮助改正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关注完成动作质量高的学生的同时,又对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了成功的体验。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中国学校体育

 

这个月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从一体化谈家、校、社联合的困境及突破”一文。家、校、社联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教育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期待,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选择。但从当前我国教育全局来看,在这方面的联合发展还不够强劲,势必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无论是教育还是体育,家、校、社联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多元的,并非只通过学校发挥教育功能,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合发力,共同达成大教育对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体育课程一体化家、校、社联合的突破策略有哪些?一是,联席制度的建立使得家、校、社联合成为有组织的活动;二是,共享制度的建立使得家、校、社联合成为有力量的活动;三是,竞赛制度的建立使得家、校、社联合成为有平台的活动;四是,家庭体育作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家、校、社联合成为有抓手的活动。体育课程一体化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和艰巨的任务,要做到“形式联合”并非易事,需要家、校、社联合发挥作用。家、校、社要有机联合,除了注重目标趋向同性并发挥服务功能之外,不可回避各自的目标存异,即各自的发展保障,否则,真正的联合就难以实现。只有客观而辩证地看待家、校、社联合的困境,努力找到服务于发展的“连点”,加强制度化建设,形成目标驱动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联合。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