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11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0/11/30 16:33:32 |977次浏览

师  傅

姓  名

张伟

骨干称号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学  科

数学

年  龄

38

徒  弟

姓  名

陈旸

培养目标

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

学  科

数学

年  龄

26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11.17

小数除法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是我对计算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简约之美从课前和学生的谈话,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然后猜老师最喜欢的项目,一步一个台阶,层层递进,设计巧妙,从复习旧知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清楚,算法准确,思路清晰。老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在重点难点处让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让我感觉张老师的课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现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境界。

 

 

 

11.4

平均数

求平均数是小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老师在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活动之中。

1. 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情境。

2. 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整合。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升华点,探究新知。教学新知时,张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比赛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套圈比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争辩),不断深化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小学数学教与学(2019.7

 

基于学生学习规律的单元教学路径架构

    朱震绯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微调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学生的认识发展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是学习的规律,也是教学所要遵循的规律如认识图形时,根据范希尔理论,学生一开始往往只关注图形的整体特点,然后开始注意图形元素
的单一性质(先是长度,然后是角度),最后才能同时兼顾图形及其元素的多种性质,而这样的规律正是我们设计单元教学路径所要考虑与遵循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与理解其编写逻辑是:三角形的定义一稳定性一三边关系一三角形的分类一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四边形的内角和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悟到:教材的编排顺序使得知识点之间的逻辑不够严密,整体认识与局部深人
的顺序不够顺畅另外,从对学生的前测中,我们也看到了单元教材编写的逻辑不符合学生的探究逻辑.通过对所在年段的160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测从前测的结果看,学生最想了解三角形的3个问题是:分类、面积、特性这样的结果是符合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储备一些认识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分类是认识图形的一种方法,因此学生首先想了解的是三角形的分类。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