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四月师徒结对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1/5/21 9:08:51 |1035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4  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学期)

师  傅

姓  名

袁雯

骨干称号

区德语育带头人

学  科

语文

年  龄

35

徒  弟

姓  名

周雨晴

培养目标


学  科

语文

年  龄

27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4.21

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它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所以确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陈老师在研读一些评论文章的时候,发现有人这样评价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因为这篇文章是1927年写成的,正是国内革命战争尖锐的时候,所以有人认为巴金是借歌颂日出表明他向往光明、做一个革命战士的情怀。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师能结合实际,充分让学生去读,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了课文。通过运用电教手段,使静态的描写变成了动态的景象。同时运用重点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做的很好。如果在教学中能在放手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就更《海上日出》直奔重点,品味“日出”的壮观景象。设计课件筛选录像、录音材料等,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注重知识迁移,给学生主动学习铺平了道路。好了。这次,陈老师认真阅读了李存光先生所著的《名家巴金》一书,对此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原来巴金先生有一个习惯,他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每经历一种新生活,强烈的创作欲望便会驱使他提起笔,留下自己的见闻、经历、感受的痕迹,然后寄给亲人和朋友,与他们共享。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和人品都是很自然、很朴实的陈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也应该这样,强调源于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不能贴标签,扣帽子,生拉硬扯去体会一些本来可能就没有的东西。因此确定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自然地理解语言文字之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此外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新大纲精神,我还力图要通过本课书的教学,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于这两点,在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中会有进一步的说明。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找出最喜欢的一句话,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太阳、海水、云霞有什么关系?在认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日出的奇观恰恰是因为海水的变换和云霞的映衬,而海水和云霞的绮丽多变又是因为太阳的出现。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万事万物交相辉映,才使得大自然更加绚丽无比。这一部分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要放手让学生感悟,品味和积累语言,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当然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对于文中一些难理解的词句教师要相机进行引导、体会,例如对“一纵一纵”的理解。

 

 

4.25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本文语言虽然直白,但是条理十分清晰,描写具体生动。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来把握外洞、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另外,我还大胆尝试了各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触:
一、对于这篇文章的讲解,我大胆尝试、创新。在没有预习本课之前,我先打开班班通,给学生放了《记金华的双龙洞》音频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段音频。然后让学生谈谈听到了哪些内容。在听完第一遍的时候,有十几位学生谈了感受。然后我又放了一遍,又有二十几位同学要谈感受。此时,学生基本上把本课的重点都说出来了。我很高兴,因为达到了我理想的效果。我发现这种尝试还是不错的。先让学生听文章,再讲,这样比直接讲学生接受得快,印象更深。
二、这是一篇游记,讲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游览顺序。这也为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做准备。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游览路线是什么?圈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学生们先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作者的游览路线。紧接着,我又设计一道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游览图,注意内洞、外洞、孔隙的画法”。通过这道题,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理解了本课。另外,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个洞的特点。
从本课的学习来看,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时间还是有点紧。学生读的时间还是有点少,像孔隙、内洞两个自然段应该反复读,细细品味他们的特点。这节课,也使我领悟到: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让孩子们在语言里感受想象的美丽,在文字里享受体验的乐趣,是多么有意思的快乐学习!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所写,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作者因为这本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排到封面上,没有“教育”两字的生硬,与英文名的轮廓完美契合,与插画主图交相呼应。塔拉的故事始于描写故乡的山峰,全书的最后一个字,也落在“山”上。似乎是一个绝妙的巧合。书中,塔拉的回忆按照时间的顺序流畅地展开,只有这样一段往事插叙其中:塔拉一家曾救助过一只野生的大角猫头鹰。这个受伤的野性生灵发现自己被囚禁,险些将自己拍打致死,于是他们只好将它放生。塔拉的父亲说:它和大山在一起比和我们在一起更好。它不属于这里,也不能教它属于这里。这支小插曲似乎就是对这个书名的诠释,也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诠释。她身在剑桥,与周遭所有人都不同,童年的独特经历让一部分的她永远属于那座大山,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这是她无法剥离的原生家庭痕迹;另一部分的她不能被家人所束缚,她注定是飞鸟,要飞往自己的山去。这山是她为自己找寻的山峰,不是家人给她定义的山峰。她就是那只猫头鹰,有着自由飞翔的意志,不能教她属于那里。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他们应该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填表日期: 2021   4   25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