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师徒结对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1/6/30 14:53:25 |1119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程香 | 骨干称号 | 市学带 |
学 科 | 数学 | 年 龄 | 43 | |
徒 弟 | 姓 名 | 潘卓茜 | 培养目标 | 区优青 |
学 科 | 数学 | 年 龄 | 25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2021.6.10 | 《数字信息》 |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数字已经很熟悉,利用数字已经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一些编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加深对数字的印象,着重达到生活中使用数字编码的应用价值。 首先,程老师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先从自己做起。在课堂教学时,注重问题的设计,创造问题氛围。虽然这节课是数学活动课,但活动不是最终的目的,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因此,在每一个活动环节,为了突出活动课的数学味,引发学生的思考,创设了不同环节不同层面的问题情境:例如,比较110千米和报警电话110,问学生这里的110为什么不读一百一十?从而引起编码的一般读法。比较112和121两个号码时,为什么数字相同,表达的信息却不相同?在找出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后,问出生日期是1月6日,身份证号为什么不写16,而要填0106?从而引出同一组编码数位要统一的规则。等等。问题的指向性明确,所以学生对于编码的认识是不言而喻、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其次,落实学生的策略意识。学,是为了学以致用。在学生初步感知数字编码,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编码的规律、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后,我就尝试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应用数字对信息进行处理,提高应用意识。 | |
徒 弟 研 究 课 | 2021.6.15 | 《数据的分类比较和分析》 | 备课的时候还很担心,在全班进行数据调查范围会不会太大,局面会不会难以掌控,会不会太耽误时间而达不到这节课的目标,也曾考虑过在小组范围内进行某项调查。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调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同学都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毕竟听一百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实践表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做这项调查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井然有序,并且在我快速公布名单的时候,全班的气氛非常紧张,生怕一不小心哪个数据没有记到。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课前参与、课中体会、课后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课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出一种主动探索、全员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课后,我提供同年级中另外一个班的数据,让学生独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学生能感受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感知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我的教育理想》 |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总之,我读了教育类这书籍,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须要,特别是这位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的几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浅。 |
填表日期: 2021 年 6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