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六月师徒结对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1/6/30 14:57:40 |1254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学期)

师  傅

姓  名

单红梅

骨干称号

区学带

学  科

数学

年  龄

42

徒  弟

姓  名

陈玲

培养目标

区骨干

学  科

数学

年  龄

34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6.5

《数的运算复习》

小学阶段的数学总复习,本着复习内容少而精的原则,把所要复习的内容理解透掌握好。

本课设计了两个环节:(1)复习运算定律;(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复习运算定律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表示运算定律,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在总复习时不能满足于掌握常见的五个运算定律,要加以引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改变以往的做法,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让学生自己自编或搜集简便运算的题目。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在编题和选题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复习的过程。学生出的题目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精选的题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覆盖面全,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2)关注了学生易错的题目。

(3)关注了一些生僻的解法。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还你一片精彩。

最后还找了一些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供学生判断和一些思维拓展题供学生计算,让学生以竞赛、限时做题看谁做得又多又对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计算题枯燥无味,学生在测试中,如果做的好,采取一些鼓励机制,如加分或加星等。

 

 

 

 

6.13

《立体图形体积的复习》

 

上完这堂课,总觉得自己在很多细节之处处理得不够好。综合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我认为本节课在几个地方需要改进:

1、课题要明显地揭示出来。

我在这节复习课上都没有明显地揭示课题,这样往往到最后有些学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就像这节课最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不知所语,这就与没有板书课题有关。我只是在课件里出示课题,这远不如板书来得有效。

2、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

这一堂复习课,更多的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梳理知识的能力,但由于本节课内容设计通过观察、回忆、交流,对于一些中下学生,可能效果不明显。因为本节课没有在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体积中进行具体的应用,所以我认为这节课还是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填空、判断等应用性练习穿插在课内。

3、侧重对特征的归纳,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应用。

在教学技巧上, 我侧重于让学生对特征进行自主的梳理与建构,而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时间,去理知识,交流知识点的联系,为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课堂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单调的问答程序,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浮于表面,所以今后我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把握好对知识的重点、难点,为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沟通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回头看看精彩与遗憾并存,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充满精彩是我永远的追求!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正是从教育这个角度切入、并逐层分解的,是这个教育理念领域里的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在书中指出,教育之所以是“大”的智慧,是因为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大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
  本书打破以往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一种活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在短短21天内就养成一个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除了“21天训练方案”外,还有评估方案,使每位读者科学见证训练效果,每个习惯还都配有“主体延伸阅读”,是一篇篇连续剧般的班级小故事。每位渴望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 家长或 老师都能从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该书深入分析了人的发展规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例如,第一章“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介绍的是我们的教育者怎样从“尊重”这个基本价值出发,建立健康的儿童观和发展观。第三章“关系第一,教育第二”主要介绍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或者师生关系。我们知道,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扬会让我们心花怒放,他的批评会让我们分外愧疚;在学校,是否喜欢该科目的老师会直接影响我们学习该科目的热情;在家里,我们与谁更亲近,便更容易接受谁的教育——关系的好坏何等重要。中日友好医院的 李子勋 教授提出的“关系大于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孙云晓 教授提出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都是极有智慧的。第八章“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围绕着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深入浅出地提出了自我教育的若干个有效的策略。
  给我的启示最大的是这样一段话:“孩子只有从成功中获得快乐,才有可能继续努力。一旦失去了对成功的渴望,就会不思进取,甘于落后。父母多多鼓励孩子,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积极进取的潜在力量。”
  书中讲一个这样一个小故事:
  世界一流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弗雷德上小学时,是大家眼里的笨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2加上2等于几都弄不清楚。然而,到五年级时,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墨非老师。
  在一次课后,墨非老师叫住了他,让他重做考试试卷,当他回答完后,墨非老师兴奋地对他说:“你都答对了!我就知道你都能答对。”从此,墨非老师不仅经常教给他一些新的学习方法,还总是寻找适合的机会对他说:“你很聪明,我的孩子,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我对此充满了信心。”
  从那以后,弗雷德就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优点,自信心得到了恢复。同时,他也有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著名的医生。
  墨非老师的鼓励改变了弗雷德的一生,让弗雷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老师可以通过鼓励改变一个学生,其实父母也可以这样对待孩子。可是,有些父母很吝啬对孩子的赞赏,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做出一个决定时,听到的却是一种十分怀疑的语气:“你行吗?”孩子的心灵很脆弱,这无疑是给孩子的自信心以莫大的打击。也许孩子的天赋就这样被父母扼杀了。
   周弘 先生曾说过:“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去拥抱她、欣赏她,为这个生命自豪。”这是一个伟大父亲的经验之谈。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是最优秀的。
  关于鼓励孩子,建立其自信心,格林的建议是: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有些父母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不是安慰他,而是说一些很刺耳、很难听的话,本来是想激励孩子,可有时候却适得其反。孩子有可能就会因此而丧失自信心,觉得自己的确很差劲。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培养的,父母需尽量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没什么,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让孩子感受成功的乐趣。如果父母总让孩子努力,却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孩子就会因为没有动力而懈怠。实际上,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把教育目标定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常常能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注:此表由徒弟填写,月底以电子稿的形式传给周雨晴老师,填写情况将作为青蓝工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填表日期 2021      6    25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