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师徒结对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1/6/30 14:59:22 |1044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崔祥 | 骨干称号 | 区带头人 |
学 科 | 体育 | 年 龄 | ||
徒 弟 | 姓 名 | 张梦丹 | 培养目标 | 区优青 |
学 科 | 体育 | 年 龄 | 28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6.11 | 立定跳远 | 立定跳远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长时间的练习容易枯燥无味,而且不经过长时间多次的练习也很难提高。因此,在教学时,崔老师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十字跳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通过立定跳跃接力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设定障碍跳跃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崔老师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游戏相配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在玩中学会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的过程,并在练习中不断设定障碍,学生在练习中克服一个个障碍,最终不断完善技术动作。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消除障碍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 |
徒 弟 研 究 课 | 6.16 | 变速跑 | 我上课的内容是《变速跑》,借着这堂课,以下的几点,虽然只是从本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确是整个教学课堂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本课的游戏比赛中,我采用了踩影子这个竞争性很强的游戏。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的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件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候的心态,则决定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各种不同的能力。有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能够及时地自己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也有学生往往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时表现的十分茫然,完全不知所措,第一反映就是希望得到别人或者老师的帮助。这就是学生接受意外事实时候的能力差异。而前者的学生正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具备能力。我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是变速跑,很多同学在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都能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非常愿意参加到这个项目的学习中去,但是当我采用听哨声变方向快速跑的时候,有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变换方向,并且只能跟着其他学生进行游戏。这样不仅有的同学对游戏失去了信心,而且反映慢的同学在变换方向的时候很容易和其他同学发生冲撞,造成一定的伤害。这样,我将反映相对较慢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进行不同判断的练习。最终通过强化练习,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接受意外事件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爱心与教育》 | 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他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哥儿们!学生曾有肺腑之言: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可见师生间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赢得了学生的心,也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实实在在地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实在可喜可贺! 记得我在学生时代,非常讨厌老师偏心,不能一视同仁。我在平时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对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爱这一点却没做到。学生时代哪一位老师谈吐幽默,学识渊博,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对他产生好感,进而喜爱其所教的学科,自然学习上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很好。这在我们当今,教育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镇西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刻舟求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
填表日期: 2021年 6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