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19/10/31 17:20:49 |1135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10  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姓  名

张声涛

骨干称号

江宁区学科带头人

学  科

数学

年  龄

41

徒  弟

姓  名

王庭婷

培养目标

区优青

学  科

数学

年  龄

26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1015

小数加减法》

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加减法》这堂课,使我受益菲浅,老师的课朴实、实在,他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的处理,淡定的教态等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这堂课在教学方法上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老师借助整数教学运用迁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计算,运用迁移的让旧知识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师大胆放手,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所谓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在做中,说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老师比较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而进一步关注“人”的发展。本节课老师让学生通过购物获得数学信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特别是在教学加法中,通过多种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系列动态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整节课教学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环节完整有序,课堂氛围浓厚

 

 

1021

小数乘整数》

成功之处:

1.以生活为依托,创设情境。

由于计算教学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所以学生对计算内容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也倍感枯燥。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更显重要。在教学时,我就利用教材的主题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借助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探究用新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理解与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注重开展自主练习。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在进行例题教学时采用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主题图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的习惯。在后面的活动中,积极为学生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创造了条件,提供充分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发展自己,猜想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并把计算器引进课堂,分别算出“试一试”中的三道题,然后在小组里验证猜想,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不足之处:

    教案上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目的是想既加强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但是在实际上课中推导算理用的时间太多,导致练习的时间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并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作业本中此类型题目的错误率较高。另外,当积的小数末尾有0时,应该化简这一点,还需要在练习中不断强调,使学生养成习惯。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慧”爱学生

读这本书,序言部分就深深吸引了我。“初心,是放飞梦想,锐意进取的决心;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恒心;是满怀期待,充满希望的信心;是献身教育无怨无悔,真诚而滚烫的赤子之心。”这段话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作为一名教师,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追寻的吗?

师爱是一种理智的爱。师爱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幸福,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最强大的动力之源。师爱是以成就孩子自身为最高目标的爱,是使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最伟大的力量。

桂贤娣提出的“因生给爱”的教育思想,让我感受到了师爱的智慧。新课程已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课程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学生的经验、活动和主动参与,强调家校合作等,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谈到班主任工作,人们都会认为“爱”是关键。“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过程。笔者同时以为,爱学生更需要智慧。班主任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年轮,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班主任工作遇到了更多的挑战,更多的困惑,需要我们更多的用智慧去关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班主任工作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体现这一基本理念,首要的是班主任要在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把自己视为“园丁”,而不是“伯乐”。班主任要精心呵护的是每一棵幼苗,而不仅仅是“千里马”。班主任要注重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潜能,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应该认识到“优秀并非只有一种表现方式”。

最后,我仍以这本书里的话结束我的读书小记:教育应该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公平化。第二是“因材施教”,倡导教育的个性化,像因材施教一样,爱也应该“因生给爱”,“因生给爱”就是要树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因为,在师生平等的校园里才会有真实的学生,“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李希贵语)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才能有第三个目的——人尽其才,成就教育的人性化。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