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12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19/12/31 14:30:54 |1073次浏览

师  傅

姓  名

应从祥

骨干称号

市学带

学  科

科学

年  龄

47

徒  弟

姓  名

罗瑞敏

培养目标

区学带

学  科

科学

年  龄

32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2019.12.17

《珍惜水资源》

三年级的学生好动爱玩,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经常听父母老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他们心理会有一些疑惑,诸如水龙头一拧开就有水,到处都有水,怎么就说水是有限的呢?老师总要求我们主动节水,可是爸爸妈妈也没有主动节水,反而为了卫生让我们使用流动水冲洗。这些疑惑留在学生的小脑袋里,不能解决这些疑惑便不能将节水行动落到实处。所以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地球上水资源的稀缺。

 

 

2019.12.25

《把盐放进水中》

本课是低年级“溶解现象”学习的延续,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和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同时指导学生学会用过滤、蒸发等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易溶解物质和易溶解物质,在实践探究中学会“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本课按照由混合到分离的逻辑顺序,依次将安排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把沙子、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复习引出溶解与不溶解的现象,为下一环节做铺垫。第二部分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这一部分是典型的对比实验,从这里开始学生将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第三部分探究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这是溶解概念的进一步延伸,是“溶解性”、“饱和溶液”等概念学习必要的科学经验积累,以这一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中,进一步训练他们思维和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第四部分探究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糖和“如何让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和糖继续溶解。学生在认识到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在一定量的盐后,一般不会关注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情况,通过将糖溶解在水里,思考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也有所不同,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实验方法探究“如何让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者糖继续溶解”,为以后学习“饱和溶液”做铺垫。第五部分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和溶解物,过滤和蒸发是混合物分离的两种基本方法,这里主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知道: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不易溶解物质,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水中的易溶解物质。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慧爱学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触就是——爱。整本书字里行间散发着桂老师于之教育、于之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无一不流露出涌自心底的真情呼唤。为师,意味着我们此生将用灵魂牵着爱。

这本书中桂老师将学生分成了15种类型:体弱生、病残生、过失生、屡错生、学困生……每一类型的学生,她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不同的,而这些方法在她的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书中还提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给予爱,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加深对老师的信任,并变得更加积极乐观。这便是书中提到的“因生给爱法”。

“因生给爱”,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方法看似简单,但是要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容易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时刻提醒着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