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 月记录表

作者:程香|发布时间:2020/6/30 16:15:51 |954次浏览

科学园小学“青蓝工程”履职 6月记录表

2019——2020学年度第学期)

师  傅

姓  名

袁雯

骨干称号

区小学德育带头人

学  科

语文

年  龄

34

徒  弟

姓  名

周雨晴

培养目标

区优青

学  科

语文

年  龄

26

日期

课题

听课上课反思

 

 

6.23

《海底世界》

今天聆听了老师的课例《海底世界》。《海底世界》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文章以设问开头,作答结尾,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标》中的中年段教学目标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窃”和“私”,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非常热闹。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认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海底世界》正是运用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海底景物。

一开课,袁老师就以“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心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接下来的整堂课几乎都是紧紧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表现在哪里?”这一个问题来学习的。阅读过程中她始终以学生为基点,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现来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体现出海底的“宁静”和“黑暗”,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海底与海面等图片通过对比体会海底的宁静与黑暗。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袁老师是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就是偷偷的小声说话。海里的动物呀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在一起说悄悄话,”学生一下子明白词语的意思,并且很快地读出了那种窃窃私语的情趣来。课文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比喻排比句式列举出来,我还特意出示鱼儿的声音让孩子身临其境,体会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在教学时,她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引导学生再例举摹拟。最后再让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还好象在---”说话,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造句非常好。

 

 

6.24

火烧云

    在上课伊始,我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朝霞和晚霞引入学生不太了解的火烧云,这样有了鲜明的图像,学生从总体上有了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观看录像并谈观后的感受,使学生大胆想象。并且,在这部分中,我轻而易举地引出关于火烧云的“变化”这一主要特点。

在教学中,我重视对词语的积累反馈,词语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词语的积累如果只是简单地摘抄、识记,就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学生记住了这些词语也不会用,这是因为对这些词语的教学没有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在这次训练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积累词语,比如:你能帮作者把这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说出来吗?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时的天空吗?让学生既陶醉于火烧云的千变万化,同时又深切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言语描述对想象的指导作用,使想象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来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在教学火烧云形状时,我采用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由老师来提问,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内容是: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段落结构,这为后面的拓展训练作了铺垫。

我在文本拓展部分中设计了一个练写的内容:火烧云的形状难道只有这几种吗?天空中还可能出现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写作,效果会更好一些,而且,这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框架,以此来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确。通过学生的练写和交流,学生们有的说像一条龙,有的说像是一只猫,也有的说像是一架飞机……学生们一个个争着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暂且不论学生的语言是否华美,比喻是否恰当,但明显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在新课学习完,我又进行了阅读拓展训练,出示了《雷雨》这篇文章,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雷雨景色。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积累、揣摩语文、领悟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更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出发,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否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书名

(刊名)

读后随笔

 

 

 

 

《爱的教育》

闲来无事发现书架上有本落尘已久的《爱的教育》,记得初读这本书还是上小学时,依稀记得这本书是意大利的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日记,目录中按月份分类,记录了安利柯一年的生活。当时读来只是感受到书中那群少年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态度,当自己的身份发生转变,由学生变化成了一名教师,我读这本书,会不会有不同的收获呢?想着,我就去看了看,果然,翻开书之后才发现另有惊喜,这次的我感受到这是一本通过孩子自己的视角和语言构筑成的展示爱和教育的书。

书中一个个关于爱的小故事,使得书中的少年获得了爱的力量,也令我这个读者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教育,我何尝不是在摸索着前行。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在《爱的教育》中,爱被比作了许多东西,爱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在种种小事中便能感受到。

我习惯性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在教室里面整顿一下课堂纪律,观察到学生当天的状态,对于当天学习状态不好的孩子,在课堂上就会更加注意一些,多用点名和走到身边提醒这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我对他们爱的体现。在班会课上,我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展开一些教育。比如那次班会课,上课一开始会有眼保健操,有部分孩子不好好做眼保健操,所以在做完之后正式我又让班长到讲台前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练习三遍眼保健操,在做到第二遍结束的时候我说道:“有些同学开始忍不住要动了,希望你们能记着凡事越是到最后,越是要沉得住气,不然就前功尽弃了。老师希望你们能把最后一遍眼保健操也做好。”果然,说完这段话之后,一些在做第二遍眼保健操时候忍不住睁眼和乱动的学生也忍住不动好好做完了最后一遍的眼保健操。虽然不知道说了这些话孩子们能不能听懂、听进去,但我希望能借机告诉他们一些能用的上的道理,我希望自己不只是教他们课本知识,也能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也是出于我对自己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的爱以及对孩子们的爱。

再说回到《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不仅有安利柯的日记,还有安利柯的父母写给他的信,从这些信中也能看出父母的爱,这让我想到教育学生,不仅要通过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家庭教育,家长对教育孩子的重视是尤为重要的。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在学生的小学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在我三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等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明显在学校的表现是优于其他孩子的。如果是一个有爱的家长,时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那这样的家长不仅会自己好好教育孩子,还会主动和班主任联系,和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关注孩子的进步以及各种变化。通过家校的配合,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获得更为长足的进步。

书中大多数展现的是安利柯与同学之间的爱,安利柯是个单纯善良的小孩,对待同学也是,通过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安利柯把同学的性格和经历,通过轻松的话语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友爱。看到书中所描写的安利柯的单纯善良,再想到现在学校的孩子们,不得不感慨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孩子们看到的,接触到的信息纷繁复杂,而且小学生其实很难分辨一些信息的好坏,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大多数时候只会有样学样,想到这里,我就觉得爱的教育更加重要,只有在教育中倾注了爱,才能用心考虑什么是对孩子们有益处的。特别是孩子们的行为有失偏颇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制止。面对孩子的错误,也不只是通过批评或者惩罚的手段去解决,而是要运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从根源处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们能逐渐减少错误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才是好好学习的基础,才能各方面全面发展。

书中大部分描述的都是真善美,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虽有值得借鉴之处,但是要实际运用到生活中,或者说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还是要有的放矢。有些时候,对于学生,只用爱的教育,可能学生还理解不了,只能通过一些实际行动让他们记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面对在同一错误上屡教不改的学生,光一味的爱的教育,以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反而可能是助长他们的歪风,因此,这样对于这些学生的处理方式就不同。对待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有些愿意听话,能听懂话,能理解老师说的话的含义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就能自觉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及平时的好好表现,有一些不太能管的住自己的学生,可能老师光用说教的方式还不行,要结合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才能使他们慢慢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这些孩子不仅更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思考适用于他们的方法。

总而言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给学生以爱,许多事情的能够迎刃而解,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再读《爱的教育》这本书,不仅让我体会了爱,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了很多,希望自己能保持这样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