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两组建设>>阅览文章

六数备课组活动(一)

作者:陈旸|发布时间:2025/3/21 16:20:37 |256次浏览

差异化资源包的实践与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组内课

为进一步探索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3月19日,我校六年级数学组开展了以“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为主题的组内研讨课活动。王庭婷老师执教公开课,组内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听课并展开深入研讨。  

王庭婷老师以“转化”策略为核心,设计了一节逻辑清晰、学生参与度高的数学课,主要环节如下:通过“比较两个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趣味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有转化经验(如平移、旋转),自然引出课题。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复杂图形的周长或面积”,王老师提供差异化学习单(基础版与进阶版),鼓励学生用画图、剪拼等方式自主探索,并展示不同转化方法。以“数形结合”为例,对比不同解法,引导学生总结转化策略的关键——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模型,同时注重方法的合理性与简洁性。最后,王老师设计阶梯式练习题组,从基础图形计算到实际生活问题(如草坪铺设方案),学生根据能力选择任务,教师针对性指导。  

课后研讨中,听课教师围绕差异化资源包的使用和策略教学展开点评。余老师认为:“王老师的差异化学习单设计巧妙,基础组重方法模仿,进阶组强调整合创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建议在总结环节增加学生互评,进一步深化策略理解。”董老师认为:“课堂中学生展示的转化方法多样,但部分学困生对‘为什么转化’仍存困惑。可增设课前预学微课,帮助铺垫知识基础。”魏老师说:“练习环节的‘生活化问题’设计精彩,但时间稍显不足。若能将1-2题调整为课后实践任务(如测量教室物品周长),可能更利于知识迁移。”张老师点评:“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很敏锐,如学生提出的‘等积变形’思路,若能即时用课件动态演示,效果会更直观。”邵老师认为:“本节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差异化资源包的使用值得推广。后续可尝试将‘转化策略’与其他解题策略(如假设、列举)横向对比,构建更系统的策略体系。”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集体研讨,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实践范本。组内教师一致认为,策略教学应兼顾“方法多样性”与“思维深刻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资源包的动态调整机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均能获得成长。  

image.png

image.png

  • 昨天访问: 11334
  • 今天访问: 13917
  • 本月访问: 119685
  • 上月访问: 384686
  • 访问总数: 10853443
  • 会员总数: 355
  • 文章总数: 5599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