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网站!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两组建设>>阅览文章

四数备课组活动(二)

作者:陈旸|发布时间:2025/3/17 16:21:41 |81次浏览

2025年3月14日上午,四数备课组开展了一场以“差异化资源包在数学规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程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积最大与积最小的问题》一课,通过精心设计的差异化学习资源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现了数学规律教学的创新思路。

程老师在本节课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差异化学习资源包:“转化学习”思考思路包:包含问题引导卡、对比分析表等,帮助学生将“积的变化规律”转化为已有知识(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极值问题),通过迁移类比发现规律。“UN模型”理解过程包:通过直观的“U型图”和“N型图”动态演示因数变化对积的影响,让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何时积最大、何时积最小”。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资源包,有的通过转化迁移快速总结规律,有的借助模型操作验证猜想。程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小组讨论:“为什么因数越接近,积越大?”“UN模型中的拐点对应什么数学意义?”学生在差异化资源的支持下,不仅掌握了规律,更理解了背后的数学原理。

课后大家进行了积极研讨,过程中张老师提到“程老师的资源包设计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现代内涵。‘转化学习’包注重思维迁移,‘UN模型’包强化直观感知,两者互补而非割裂。建议进一步研究资源包的‘动态分层’——如何根据学生课堂生成实时调整资源难度。”仇老师认为“差异化资源的关键是‘精准投放’。本节课中,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转化包自主推导规律,而模型包则帮助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突破难点。若能增加‘反思记录单’,让学生对比两种方法的异同,规律理解会更深刻。”袁老师说“这节课展现了差异化资源在规律教学中的两大价值:一是让学习路径‘可视化’,二是让思维差异‘资源化’。未来可尝试将资源包与信息技术结合,例如用动态课件实现UN模型的交互操作,让探究更高效。”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研讨,深化了教师对差异化资源包的认识。差异化教学不是简单的“分层任务”,而是通过精准适配的资源设计,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化为学习优势。正如程老师所言:“资源包的终点不是答案,而是让学生学会选择工具、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image.png

image.png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英文域名:kxyxx.jnjy.net.cn  电话:025-52133743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莱茵达路213号      邮编:2111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